technical column
首頁 > 技術專欄 > 檢測技術 > 詳細頁
深入產業脈動

技術專欄

檢測技術

電子後視鏡光學試驗要點

2025.02.04
什麼是電子後視鏡?

電子後視鏡(Electronic Rear-View Mirror)是一項創新行車安全輔助技術,透過攝影機—顯示器系統(Camera Monitor System, CMS)取代傳統的後視鏡。此系統能在惡劣天候下提供 穩定、清晰的影像,協助駕駛者做出安全決策。


電子後視鏡的功能與優勢

功能:
1. 攝影機—顯示器系統
-使用車載攝影機捕捉影像,並在艙內顯示器上呈現。
-支援盲區預警與障礙物提示功能。

2. 間接視野裝置
-提供清晰的車輛後方、側方與前方視野,適用於多種行車環境。

核心優勢:
在惡劣天氣條件下,如雨雪或霧氣,電子後視鏡能有效降低環境干擾,提升行車安全。


不同國家之CMS光學試驗標準

為了確保電子後視鏡的性能,各國制定了相關檢測標準:

國家 標準
歐盟 UNECE R46
美國 FMVSS 111/SAE J3157
中國 GB-15084
日本 道路運送車輛保安基準R44
韓國 KMVSS R50
台灣 VSTD 27-1

*備註:自2024年起,台灣要求間接視野裝置必須通過VSTD 27-1檢測,確保產品符合安全標準。


光學試驗的核心檢測項目

  • 顯示器等向性(Isotropy):測試顯示器在不同角度下的亮度均勻性,確保影像清晰。
  • 亮度與對比度(Luminance Contrast Test):確保在日光和夜間環境下提供清晰的視野。
  • 灰階級數測試(Grey Scale Rendering Test):驗證攝影機捕捉灰階變化的能力,至少需呈現8個灰階層次。
  • 演色性測試(Colour Rendering Test):測量顯示器的色彩還原能力,依據CIE 1976標準。
  • 偽像測試(Artefacts Test):檢測因光學系統造成的雜訊或干擾,包括漏光、高光溢出與點光源造成的影響。
  • 幾何畸變(Geometric Distortion Test):驗證影像的幾何形狀是否受到鏡面系統的光學畸變、掃描速度不穩定等因素,導致形變。
  • 閃爍測試(Flicker Test):測試螢幕在快速變化的光線條件下是否會出現閃爍現象,確保影像穩定且不干擾駕駛者視覺。
  • 影像更新與延遲測試(Frame Rate and Latency Test):測試影像更新頻率是否達標,並確保影像延遲時間低於200毫秒,以減少駕駛反應時間的影響。
  • 放大倍率與解像度測試(Magnification and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 Test):測試影像的放大倍率與解像度,確保目標物的細節與實際比例相符。

為什麼光學試驗很重要?

光學試驗的核心目的是確保駕駛者使用電子後視鏡時,能夠獲得穩定、清晰的影像,避免以下情況:

  • 螢幕閃爍或延遲。
  • 畫面過曝或太暗。
  • 圖像失真或更新速度不足。


間接視野裝置(電子後視鏡)光學試驗目的,主要是以駕駛者使用電子後視鏡的視角,來做為評估試驗的目的與方法,試驗方法依據歐盟標準ISO 16505“Road vehicles — Ergonomic and performance aspects of Camera Monitor Systems — Requirements and test procedures”進行試驗,透過本文中依據規範所要求的試驗,能提供駕駛者清晰且避免環境干擾所帶來的影響,進而確保駕駛者在行車上的安全。



電磁一部:
林課長
03-3280026 #578
kevin0225@etc.org.tw